运动鞋“热炒”退却 拖鞋成为下一个“受害者”
发布时间:
2022-09-27 13:07
来源:
说到炒鞋,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了,回想起前几年轰轰烈烈的鞋圈炒鞋热,可谓是令吃瓜群众们大开眼界,数倍溢价的球鞋在二级市场随处可见,炒鞋贩子们将从不同渠道得来的鞋子反手一卖,利润瞬间翻几番,有些限量版运动鞋甚至被炒到了八九倍高的价格,其大起大落堪比股市。
只是这股炒鞋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,仅仅数年光景,在官方点名批评与各大品牌方的“整治”之下,炒鞋这股“妖风”很快便被打压了下去,一些反应慢退场不及时的鞋贩子们更是积压了大量的货,血本无归。
然而,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?其实自去年开始,二级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价格动辄四位数的拖鞋,不但价格一路飙涨,甚至遭到疯抢。你没看错,不是球鞋之类的运动鞋,仅仅是我们日常家居所穿的拖鞋,几年前那股炒鞋的“妖风”出人意料地吹到了拖鞋这边。
其中较为瞩目的就要数李宁旗下的两大旗舰系列:驭帅和韦德之道了。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拖鞋就曾在得物APP上以将近五万元的价格出售,而该鞋参考发售价仅1499元,涨幅高达31倍左右!而另一款韦德之道7 wow7 The Moment限量款也由发售价的1699元一路高涨到了3万元左右。
除了上面两款,还有安踏的近五千元哆啦A梦联名休闲板鞋,原发售价仅为499元,涨了8倍多。甚至有些鞋贩子在“新疆棉事件”后,以“支持国货”为名哄抬价格。其狂热的行为令人难以言表。
网友们都纷纷吐糟,“当个人吧,连拖鞋都不放过。”“是我的脚不配了。”“这拖鞋上面是镶金子了吗?”
不管网友如何评论,这股“炒拖鞋热”在钱的诱惑下照旧死灰复燃,除开上面说到的一些限量高定款,连许多发售价两三百左右的拖鞋也纷纷被鞋贩子们“炒”了起来,售价翻了3-9倍不等。
说到底,不管是球鞋运动鞋也好,拖鞋也罢,这种世间万物皆能“炒”的现象自古以来便存在,炒鞋子、炒卡片、炒比特币等等,不一而足,说到底不过是资本炒作,不管是哪一类参与者,终究难逃被这个贪婪的市场反噬收割的命运。
下一页
相关新闻
中国IDC圈5月30日报道: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,传统的鞋类营销的触手也逐渐向电子商务渠道模式延伸。在众多的电商巨头不断地向全品类发展扩张的时候,我国一些眼光的企业开始着眼于一些细分产品类目。一些国内为数不多专注于品牌帆布鞋的知名电商,其成功地运作已经开始在业内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前景。
近日发布的《2022年世界鞋业年鉴》报告显示十大鞋类进口国中,其中8个是欧洲国家,这是该报告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。《2022年世界鞋业年鉴》报告分析了2021年制鞋行业发展状况。 报告称,欧洲鞋类进口超过全球鞋类出口的三分之一,是很大的鞋类出口市场。亚洲和北美的进口份额相当,约占总数量的四分之一。但是,在过去几年中,亚洲和北美逐步呈现出不同的走向,其中,亚洲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,而北美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。 从鞋类进口国来看,美国经济从疫情中开始复苏,美国在2021年确认了其鞋类进口国的核心地位,其进口份额增加了近3个百分点。 十大鞋类进口国中有八是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。荷兰去年重新进入榜单,排在10位。俄罗斯替代了比利时位置,上升到第6位。日本是亚洲大的鞋类产品进口国。
炒鞋并非新鲜事,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存在。目前,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炒鞋圈子。据圈内人士称,炒鞋厉害的时期是2016年到2019年,这几年很多人靠炒鞋发了财。数据显示,2019年,全球二手球鞋市场规模达到60亿美元,而我国二手球鞋市场规模占据了其中的1/6。炒鞋之疯狂,从球鞋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可见一斑:2016年,我国球鞋相关企业数量为4800家,而到2019年,球鞋相关企业数量增至9200家。